桩基础是由若干根桩和桩顶的承台组成的的一种常用的深基础。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,桩身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。
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的和形式的桩(如钢筋混凝土桩、钢桩、木桩等),然后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、压入、旋入或振入土中。
灌注桩是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上先成孔,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,也可加入钢筋后灌注混凝土。
下图为目前工程中主要应用的几种桩型
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,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,再灌注混凝土而成。根据成孔工艺的不同,分为泥浆护壁成孔、干作用成孔、人工挖孔、套管成孔和爆扩成孔等。
下面以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来说明
1、 材料要求
1) 混凝土宜采用和易性、泌水性较好的预拌混凝土,强度等级符合设计及相关验收规范要求,初凝时间不少于6h。灌注前塌落度宜为180~220mm。
2)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P.O.42.5,质量符合《通用硅酸盐水泥》GB175的规定,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。
3) 砂应选用洁净中砂,含泥量不大于3%,质量符合《普通混凝土用砂、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》JGJ53的规定。
4) 石子宜优先选用质地坚硬的粒径不宜大于30mm的豆石或碎石,含泥量不大于2%,质量符合质量符合《普通混凝土用砂、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》JGJ53的规定。
5) 煤灰宜选用I级或II级粉煤灰,细度分别不大于12%和20%,质量检验合格,掺量通过配比试验确定。
6) 外加剂宜选用液体速凝剂,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,掺量和种类根据施工季节通过配比试验确定。
7) 搅拌用水应符合《混凝土用水标准》JGJ63的规定
8) 钢筋品种、规格、性能符合现场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去,并有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。主筋及加强筋规格不宜低于HRB335级,箍筋可选用HPB300级钢筋。
2、 机具准备
主要机具设备为回转钻机,多用转盘式。配套 机具有钻杆、卷扬机、泥浆泵、空气压缩机、测量仪器以及混凝土配置、钢筋加工系统设备等。
3、 工艺流程
4、 主要施工方法
1) 测量放线。要由专业测量人员根据给定的控制点用"双控法"测量桩位,并用标桩标定准确。
2) 埋设护筒
a、 护筒埋设应准确、稳定,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;
b、 护筒可用4-8mm厚钢板制作,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,上部宜开设1-2个溢浆孔;
c、 护筒的埋设深度:在黏性土中不宜大于1.0m;砂土中不宜小于1.5m。护筒下端外侧应采用黏土填实;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。
d、 受水位涨落影响或水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,护筒应加高加深,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。
3) 钻机就位。钻机就位前,先平整场地,铺好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,保证钻机平稳、牢固
4) 钻进:分为正循环钻进和反循环钻进(太抽象,不做过多解释)。
5、 清孔:分为正循环清孔和反循环清孔。
6、 钢筋笼加工及安放
7、 混凝土灌注
1) 灌注混凝土的导管直径宜为200-250mm,壁厚不小于3mm,分节长度视工艺要求而定,一般由2.0-2.5m,导管与钢筋应保持100mm距离,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,以水压力0.6-1.0Mpa进行试压。
2) 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时,管底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-500mm,并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.8m以上,在以后的浇筑中,导管埋深宜为2-6m。
3) 桩顶灌注高度不能偏低,应使在凿除泛浆层后,桩顶混凝土要达成强度设计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