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——沥青混凝土面层
栏目:美咖网络动态 作者:meika02发布时间:2020-03-15浏览次数:
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必须遵循责任承诺、方案先行、样板示范、班前讲评、过程控制、量化评价、持续改进的要求,按照PDCA循环运行,严格控制、持续改进、科学组织、规范管理,最终实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全面稳定可控。

    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必须遵循责任承诺、方案先行、样板示范、班前讲评、过程控制、量化评价、持续改进的要求,按照PDCA循环运行,严格控制、持续改进、科学组织、规范管理,最终实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全面稳定可控。


1、沥青路面施工前,必须先行完成附属工程施工,路缘石安装整齐划一,高度一致,线性顺直。

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——沥青混凝土面层(图1)

2、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三阶段:目标配合比设计、生产配合比设计、生产配合比验证。


3、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m—200m试验段,主要分试拌、试铺两个阶段,取得相应的参数。


4、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搅拌厂(场、站)采用搅拌机拌合。应均匀一致,无花白料、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。


5、为配合大批量生产混合料,宜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。运输时对货厢底板、侧板均匀喷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,注意不得将油聚积在车厢底部。


6、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逐车用地磅称重,并测量温度,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。

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——沥青混凝土面层(图2)

7、从搅拌锅往汽车中卸料时,要前后均匀卸料,防止粗细料分离。运输过程中要对沥青混合料加以覆盖。


8、摊铺:合理组织施工,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,摊铺作业连续进行,减少冷接缝;


城市主干路、快速路开始摊铺时,等候卸料的车不宜少于5辆;

宜采用两台(含两台)以上摊铺机联合摊铺,相邻两幅之间宜重叠5cm~10cm,前后摊铺机宜相距10m~30m,且保持混合料合格温度;

摊铺机应具有自动调平、调厚装置,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和足够的功率可以推动运料车,具有初步振实、熨平装置,摊铺宽度可以调整;

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缓慢、均匀、连续不间断。

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——沥青混凝土面层(图3)


9、碾压和成型:摊铺后紧跟碾压工序,压实分初压、复压、终压(包括成型)三个阶段;


正常施工时碾压温度、碾压终了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设计未明确的,应符合《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》CJJ1-2008第8.2.5条要求;


碾压速度应慢而均匀;


初压时料温较高,不得产生推移、开裂;


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,相邻碾压带重叠1/3~1/2轮宽;


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;


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,不宜少于4-6遍,达到要求的压实度;


终压可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停振的振动压路机,不宜少于2遍,直至无轮迹;


在连续摊铺后的碾压中,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。为防止碾轮粘沥青,可将使用合格的润滑剂喷洒碾轮,严禁涂刷柴油;


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面上转向、调头或停车等候,也不得在成型路面上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,不得散落矿料、油料等杂物,加强成品保护意识;


碾压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。


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——沥青混凝土面层(图4)


10、沥青摊铺增加一台小型钢轮压路机对边部进行碾压,保证沥青路面边部的压实度和整体性。

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——沥青混凝土面层(图5)

11、接缝:摊铺梯队作业时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;


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;

上面层的纵缝宜安排在车道线上,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接缝应错位1m以上,中、下层可采用斜接缝,上层可用平接缝;


接缝应粘结紧密,压实充分,连接平顺。

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——沥青混凝土面层(图6)


本文关键词:
  物探仪器采购


猜你还喜欢看: